2025年2月16日星期日

Quoi de neuf 012

下大雪了!很密很密,像台风天的大雨,但是是雪。

下了停,停了又下,但即便是雪天中间的晴天,雪也不会化。

停在路边的车,车顶堆起了高高的雪,车轮都被雪挡住,只露出一小条腰的部分。车的轮廓变得像刚出炉的奶油蛋糕,松松软软,圆滚滚的。

世界的线条的确看起来更温柔了一些。

但是雪天真的很难走路!印象中刚来的那一年也在人行道上看到过类似的堆得高高的像小山包一样的积雪。那之后的冬天都没怎么下雪了。这难道就是连接所有加拿大人的生活经验?The True North?

最近吃了比较多豆子。除了想要消耗放了很久的豆子存货以外,也想要多开发一些除了意面以外的主食......

来了加拿大以后最早学会的以前没吃过的食物应该就是 lentil 汤。虽然叫这个名字,但更接近于粥,在我们家餐桌被算作主食。不用任何调味就有足够的鲜美的好豆子!

最近又买了红腰豆,煮了一次燕麦和红腰豆,好吃。又煮了一次红腰豆加绿豆加花生加糙米,也很好吃,像八宝粥。很有饱腹感,而且吃完肚子很舒服。是身体喜欢的好食物。

赞美豆子。

重新开始玩 Nintendo Sports,我发现我玩这样的游戏会肾上腺素飙升。昨天晚上试了下 4 v 4 的足球,激动到有点睡不着觉。那种想赢的心情、游戏本身的不确定性、和另外 7 个理论上真实存在的玩家处于同一个时空的感觉、以及刚学会操作还笨手笨脚的紧张感交织在一起,就变成很容易用力过猛。笑。

这个游戏最大的 bug 就是游戏画面中的“我”奋力奔跑跳跃,但其实我只是在疯狂甩小臂而已。越想越好笑。

2025年2月14日星期五

Quoi de neuf 011 不是很新鲜的新闻

(一)

因为门票太贵,我一直没去过我们的博物馆(刚才确认了一下价格,发现是浮动价格,惊呆!从23块到34块不等)。 不过,如果有图书馆的卡,每年就有一次免费预约一个场馆门票的机会,于是我上周终于去了。

感想:应该早点去的!

去的时候刚好赶上中国区的免费导览。导览的是位志愿者阿姨,看起来像是妈妈辈的年纪,英文虽然有些中式表达和口音,但是传达信息完全没问题,听起来像是台湾阿姨,很佩服她。

她先向我们介绍了几位对中国区的馆藏有重要影响的人物。他们都出现在博物馆委托一位艺术家创作的壁画中,因此她一边引导我们看画中人,一边告诉我们这个人都做了什么。

之后她带我们走进中国区,向我们重点介绍了几件馆藏,有一整面墙的寺庙壁画、元代的墓、唐三彩、四大发明、以及一尊罗汉像。

我被中国区的藏品之丰富、数量之众多惊到了。尤其是看到唐代的彩陶俑等文物,想象着当时的开放和多元,再看几件佛教造像之生动,不禁感慨这片土地上的劳动人民真是心灵手巧。然而略让人伤感的是,大部分的展品都密集地陈列在玻璃柜中,只有简单的信息卡,并没有太多展陈设计可言。

志愿者阿姨讲了当时的藏家是如何从战火中的中国将文物买下、辗转运到加拿大的。显然,很多的中国文物都散落在美国、法国、英国、德国等国家,文物的离散史也是殖民主义的历史。

礼品商店打折,买了加拿大国兽河狸小摆件

玻璃花窗很美

(二)

机缘巧合,有天看完电影顺路打包了一甜一咸两个粢饭回家。(粢饭是菜单上的叫法,我习惯叫它们糯米饭团。)

甜的是糯米饭裹着油条和白糖,咸的是糯米饭裹着油条和肉松。

大概三年多没有吃到了,吃完后我在碳水带来的晕乎乎的幸福感中昏昏入睡。

(三)

连续运动一整个月了!有一天早上起来要考法语考试所以没运动,其他日子进本上都做了瑜伽,天气好的时候跑了几次步。

有一天给柜子打蜡,碎木屑进了手指,稍微有点红肿,本来以为不行了,结果第二天起来发现做瑜伽完全没问题。还有一天是洗着碗忽然玻璃量杯裂了,飞出来一小片玻璃,虎口附近有个小伤口,血蹭蹭地冒,本来以为也不行了,结果第二天起来,又没事。还有一天起床感觉腰扭到了(平生头一回,一种“落枕、但是侧腰”的感觉),稍微调整了一下扭转体式的程度,也没事。

不免感慨:会自愈的身体也太神奇了!

(四)

有天为了练开车,去了一个以前没去过的costco,结果发现了 9 块钱一大包的豆苗,果断买下!回家做了四次清炒豆苗,太幸福了。

2025年2月13日星期四

看了贝多芬的钢协

上周又去看了一场贝多芬。还是我们破破的村团,演的是贝多芬的钢协1、2和4(最有名的 5 号“皇帝”和 3 号在隔天的另一场演,火爆售罄)。

这回的钢琴独奏兼指挥是一个 95 年的弟弟!

我和朋友不约而同地想买舞台后方的 Choir Loft 座位试试看。于是这次离舞台很近,可以看到指挥的表情和弦乐组、管乐组的乐手。但是看不到弹钢琴的手,打击乐组也完全看不到。

我的钢琴水平显然无法判断钢琴演奏的部分如何,我只觉得他有时候为了音量会牺牲一点音色,有点像单纯在砸琴。但是当然是好听的,流畅的,充满感情的。后来我搜了一下这个钢琴家,发现十四年前他就已经上了 CBC 的全国性节目,而且当时就已经有非常丰富的在各国表演的履历,可谓名副其实的天才。不过他自己似乎不喜欢这个称呼。

显而易见的是,现场观众非常喜欢他。尽管多伦多人以友好善良著称......但村团的观众尤其如此!每次都毫不吝啬,非常卖力地鼓掌。这次更是鼓掌了四轮。我和朋友嘀咕着会不会返场呀,但最终他还是止步于礼貌地接受观众们的热情,然后走进后台消失了。音乐厅里亮起了灯,暗示大家可以回家了。这样乐团的打工人们就按时收工回家了。

说到这,我意识到我非常不适合这样的工作(没有说我能胜任的意思),因为工作的重头都在晚上,而我在演出开始的时间就已经准备要刷牙洗澡了。另外我发现弦乐区的谱架都离得很远,我绝对看不见......以前大学在乐团的时候我就很苦恼,因为基本看不见谱子,只能拼命把谱架往自己身边拽,显得很不美观。

中提爷爷的谱架看起来离他一米多远

演出中间有一个小插曲很逗。古典音乐的音乐会,大家不是都很默契地在乐章之间的间隙里咳嗽清嗓子嘛。这回有一个间隙,大家都咳得差不多了,指挥已经做好准备姿势、乐手们琴都架到脖子边了。这时有个老爷爷打了个喷嚏。于是观众就笑场了,指挥也很无奈,观众们还顺势小小地鼓掌了一下起了个哄。然后指挥更无奈了,我猜他只能整理心情然后尽量不被影响。总之音乐很快就又流淌出来了。这个略微有点不合时宜的喷嚏应该在观众们心中留下了小小的印记。

另一件不太常见的事是,第一首曲子演完后,调音的爷爷紧急上台,一边皱眉一边工作。像是医生听诊一样努力在调音。这该是跑了多少音才需要这样紧急调音啊......后来和我的日语老师聊起这件事,作为一个前现场音乐行业从业者(演唱会灯光师),她说要是在日本的话,这个调音师多半会被开除了。

紧急调音

说回曲子本身,听说第二号虽然标成第二号,但其实是先于第一号写好的,只是后发表所以成了二。对二号,我没什么印象,只觉得听起来比较成熟精巧。我很喜欢第一号,虽然每个乐章的主题都很突出、似乎不太有整体的感觉,但是每个主题都很好听。第三乐章的主题有点像春节序曲,听着很喜庆,感觉很适合过年过节的气氛。听四号的时候我已经只能闭上眼睛听了,电量过于低了......所以没有太多感想。下次要认真听一下五号,看看到底为什么那么受欢迎~

2025年2月3日星期一

Quoi de neuf 010

(一)

今年的年过得有点稀里糊涂。

一月是我们登陆四周年的纪念日。这也意味着我们开始了在多伦多生活的第五个年头。时间真是飞一样地过去,让人感慨。

之前的几年,每年正月,都有朋友张罗着一起吃饭聚会。今年因为种种原因,张罗聚会的两家朋友都不太有余力了,因此也就没有聚成。

我们家(我和妈妈)本来就只和外婆家的亲戚有来往,加上过去的十多年,过年的习俗由互相串门拜年变成了妈妈的兄弟姐妹五家人轮流做东、请客吃席、一大家人一年聚一次,因此过年对我来说就是意味着这样一顿好吃的饭,以及妈妈难得的休息。没有家人的年,如果没有了朋友(在异乡的家人),似乎也变得索然无味了。

再加上今年的除夕是个工作日,家属还 on call,我呢则是晚上出门听了一个讲座,两个人都没有时间和精力做大餐。于是今年的这顿“年夜饭”,是我出门前做好的晚饭。家属一回家就吃上了,我呢,则是背着饭盒去了图书馆。听讲座的时候果然还是不好意思拿出来吃,又原封不动地带回了家。某种意义上也是一顿搞笑的年夜饭,不知道会不会因此印象深刻。

这个年让我重新思考了春节的意义,还有作为异乡人应该怎样庆祝这个节日。

我最亲近的亲人就只有妈妈一个人。她是一个一辈子都在为生存、为了养我而辛勤劳动的人,对她来说,只有在正月的时候,才会觉得休息是有正当理由的,只有在正月的前几天,她才会心安理得地短暂休息,脸上有放松的笑容,说话的语气也不自觉地高昂起来,喜气洋洋的。对我来说,可以和这样的妈妈一起度过一些时间,无疑是宝贵的。

然而在可预见的未来五年中,我应该都不太可能能在春节回家和妈妈一起过年。

另外一部分我喜欢的过年传统当然是食物和艺术啦。为了明年可以过个像样的年,可能要从现在开始好好锻炼厨艺,研究一下怎么写毛笔字、怎么写春联、怎么剪窗花了。

(二)

前阵子,一口气删了很多因为事务性的需要加的微信联系人和多年没有联系过的微信联系人,因此现在我只有 120 几个微信好友。

大年初一的早上,我从所剩不多的联系人列表里选了一些平时不太联系的人,给他们发了拜年消息。我的本意是趁着大家过节不工作不忙,说不定可以稍微闲聊几句互相了解一下近况。

结果,大部分消息都是一来一回交换一下新年祝福就结束了,让人哭笑不得。

我反思了一下,可能是本来我的吉祥话水平就很不行,加上大家即便不工作,可能也在忙着拜年或休假,的确没有闲工夫和一个远方的人叙旧。或许这不是一个和老朋友保持联系的好方法。

或许,就是应该接受生活中逐渐淡出的关系。我记得那天洗澡的时候,我心里有点难过,有点失落,但是最后还是觉得珍惜现在有的朋友就挺好的,没有必要刻意维持那些难以维持的关系。

(三)

好朋友回国待了一阵子回来多伦多了,我本来想带一个蛋糕去她家。结果蛋糕糊做好、快要进烤箱的时候,我意识到如果烤好再去的话,她们家小朋友就要放学回家了。因此灵机一动提出了非常不合常理的要求——带上做好的蛋糕糊去她家烤。好在朋友欣然接受,于是我带着半成品蛋糕去了她家,接受了她家小猫的热情款待。等蛋糕出炉一看,好成功啊!这可能是我至今为止做得最好的的一个香蕉蛋糕,饱满松软,核桃和香蕉和黄油的香气扑鼻而来,真是太棒了。果然充满爱的食物才会好吃(?)。

(四)

和很久没见的好朋友一起去看了女子冰球。虽然女子职业联赛的门票我还暂时买不起,但是大学联赛的还是可以买得起。

两个人都不太了解冰球的规则,一直在滋哇乱叫——怎么这么快!啊,打起来了!啊,摔了一大跤,看着就好痛!

每次和这个朋友聊天都很开心,她比我小几岁,有一点点调皮,是个朝气蓬勃的人,而且热爱骑车、攀岩和读书,做什么都很用心,是我到多伦多后结识的为数不多的非中国人朋友。

道别时,朋友说,“等你有钱了我们再去看比赛哦”。哈哈,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一个星期有 50 块钱零花钱了。

(五)

连续做瑜伽九天了,势头不错!

滑冰课学了倒着滑,不过刹车还是不得要领。

第一次参加了大风吹女权辩论会,观察大家普遍糟糕的表达能力很好玩(我自己也不例外)。听帮大家做记录做总结的女孩子发言太享受了,她总是能准确地提炼出大家的主要观点,并且用概念工具将大家朴素的观察归纳出来。用中文进行有效的讨论和沟通真的是很难得的经验。这样的鼓励大家表达、沟通、讨论的空间真的很有存在的意义。

日语考试合格了!
对自己目前的水平做了个小小评估

2025年1月27日星期一

Quoi de neuf 009

(一)

最近下了好几回大雪,不下雪的日子气温也在零度上下,所以小公园里的路都还覆盖着雪。

这个小公园里有个狗公园,还有一大片狗狗可以自由活动的谷地,因此很受狗家长们的喜爱。遛狗的人把雪踩实了,但雪不会融化,也不会结冰,很神奇。

我呢,就刚好借着这前人开辟出的雪中路,跑了几次步。

刚开始是犹豫的,毕竟跑鞋并不防水,怕雪化了把鞋弄湿,对鞋不好。但是,我发现来来往往跑步的人都穿着普通跑鞋,似乎没有特殊的防水跑鞋也能照样跑步,于是安心了不少。

在雪地上跑步感觉周围更安静了,而且目力所及都是白茫茫的,内心也很容易平静下来。跑的时候要比平时更专注地观察路面,防止踩到雪下面结冰的暗溪。

上周有几天寒潮天气,最低温度掉到了零下 17、18 度,这种时候我的确不敢出门。但没有风的晴天或多云天的话,只要气温在零下 10 度以上,出门跑步都没什么心理障碍了。

然而在户外跑步总的来说还是一件靠老天爷的事,能跑的日子都心存感激。

1月26日 Rouge Park

1月17日 Cedarvale Park
梦幻的晨光

1月17日 Cedarvale Park
溪水还在潺潺流动

1月15日 Cedarvale Park
天蒙蒙亮就跑好步的感觉真不错

(二)

学滑冰两周了。第一节课因为没有符合要求的滑冰头盔被劝退了。第二节课可以小步往前滑行。第三节课学了转动肩膀来转弯,还稍微尝试了一下倒着走。

然而刹车一直学不会。老师演示的是双脚向两侧直直地蹬出去,双腿和地面呈三角形,像做刨冰一样把冰面刨出雪花来。可是我怎么也找不到发力的感觉,现在都是靠脚尖向内用自然的摩擦力慢慢停下来的,很好笑。

(三)

最近开始重新恢复做瑜伽了。主要是户外运动的机会可遇不可求,为了能培养运动习惯,向着今年最大的目标靠近,终于打起精神拖了地!这样就可以把瑜伽垫拿出来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