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3日星期四

看了贝多芬的钢协

上周又去看了一场贝多芬。还是我们破破的村团,演的是贝多芬的钢协1、2和4(最有名的 5 号“皇帝”和 3 号在隔天的另一场演,火爆售罄)。

这回的钢琴独奏兼指挥是一个 95 年的弟弟!

我和朋友不约而同地想买舞台后方的 Choir Loft 座位试试看。于是这次离舞台很近,可以看到指挥的表情和弦乐组、管乐组的乐手。但是看不到弹钢琴的手,打击乐组也完全看不到。

我的钢琴水平显然无法判断钢琴演奏的部分如何,我只觉得他有时候为了音量会牺牲一点音色,有点像单纯在砸琴。但是当然是好听的,流畅的,充满感情的。后来我搜了一下这个钢琴家,发现十四年前他就已经上了 CBC 的全国性节目,而且当时就已经有非常丰富的在各国表演的履历,可谓名副其实的天才。不过他自己似乎不喜欢这个称呼。

显而易见的是,现场观众非常喜欢他。尽管多伦多人以友好善良著称......但村团的观众尤其如此!每次都毫不吝啬,非常卖力地鼓掌。这次更是鼓掌了四轮。我和朋友嘀咕着会不会返场呀,但最终他还是止步于礼貌地接受观众们的热情,然后走进后台消失了。音乐厅里亮起了灯,暗示大家可以回家了。这样乐团的打工人们就按时收工回家了。

说到这,我意识到我非常不适合这样的工作(没有说我能胜任的意思),因为工作的重头都在晚上,而我在演出开始的时间就已经准备要刷牙洗澡了。另外我发现弦乐区的谱架都离得很远,我绝对看不见......以前大学在乐团的时候我就很苦恼,因为基本看不见谱子,只能拼命把谱架往自己身边拽,显得很不美观。

中提爷爷的谱架看起来离他一米多远

演出中间有一个小插曲很逗。古典音乐的音乐会,大家不是都很默契地在乐章之间的间隙里咳嗽清嗓子嘛。这回有一个间隙,大家都咳得差不多了,指挥已经做好准备姿势、乐手们琴都架到脖子边了。这时有个老爷爷打了个喷嚏。于是观众就笑场了,指挥也很无奈,观众们还顺势小小地鼓掌了一下起了个哄。然后指挥更无奈了,我猜他只能整理心情然后尽量不被影响。总之音乐很快就又流淌出来了。这个略微有点不合时宜的喷嚏应该在观众们心中留下了小小的印记。

另一件不太常见的事是,第一首曲子演完后,调音的爷爷紧急上台,一边皱眉一边工作。像是医生听诊一样努力在调音。这该是跑了多少音才需要这样紧急调音啊......后来和我的日语老师聊起这件事,作为一个前现场音乐行业从业者(演唱会灯光师),她说要是在日本的话,这个调音师多半会被开除了。

紧急调音

说回曲子本身,听说第二号虽然标成第二号,但其实是先于第一号写好的,只是后发表所以成了二。对二号,我没什么印象,只觉得听起来比较成熟精巧。我很喜欢第一号,虽然每个乐章的主题都很突出、似乎不太有整体的感觉,但是每个主题都很好听。第三乐章的主题有点像春节序曲,听着很喜庆,感觉很适合过年过节的气氛。听四号的时候我已经只能闭上眼睛听了,电量过于低了......所以没有太多感想。下次要认真听一下五号,看看到底为什么那么受欢迎~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说点什么吧💌